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离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慕容令屯驻昌黎城,并亲自主持一万汉卒操练的事情,并没有引起任何反弹。

    朝野中,除了看笑话的,还有少数同情的,却没有一个真觉得一万汉卒,能练成什么模样。

    而辽东属国的新任郡守慕容宝,本身便是慕容令的亲弟弟,慕容垂的第四子。在慕容令无可动摇的嫡长子地位和长辈看重下,他的所有弟弟,都没有丝毫敢于挑战他权威的想法。慕容宝本人更是从小轻果而无志操,喜欢他人言语上的逢迎,可以说是纨绔子弟的代表。

    慕容令到来后,慕容宝不仅没有对于权力可能被夺而有所不满,反而欢天喜地的交接了所有事宜,自己带着亲卫便在广阔的辽东之地去驰骋玩耍。

    更不要说辽东属国四县的汉人将主,都是慕容令一手提拔而起。说辽东属国已经是属于慕容令的国中之国,也并无不妥。

    但可笑的是,就因为以汉将汉卒为主,这么一个严重威胁中央的事实,就被当做玩笑一般,被中央所忽略。

    没有任何人会相信,一个鲜卑贵族,会想要、并且能够靠着汉人,来推翻和掌握鲜卑人自己的政权。

    也没有任何人会相信,一个汉人平民,也有着同样的野心。

    尽管这份野心所带来的现实,让人十分沉重。

    “险渎县,只怕未来十几年内,都再难恢复生气了吧……”

    与慕容令用布帛为信不同,李诚收到的,只能是粗糙的初级纸张,和于禁那一手并不怎么样的笔迹。

    辽东属国,本就地处偏远,再加上各个民族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人口的匮乏程度,是中原地区所不能想象的。

    尤其险渎县孤悬在辽东属国东北角,更是祸乱频繁。因而一县之口,尚不满万。

    而偏偏于禁的目标,是训练出一万精锐!

    出于对于禁的信任,李诚并没有反驳这个计划,但心中却始终踹踹。因为这意味着,生产性人口,会比专职战斗的人员更少!哪怕在生产力高度集中和发达的近现代,这也是绝无可能的比例。

    然而于禁做到了。

    说起来或许残忍,但乱世中,对于白手起家者,这或许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整个险渎县,与其说是一个县城,不如说是一个大型集中营。

    一应人员,都按照其所擅长,完全的投入基础生产。其中以粮食生产为最重;其次是兵甲、器具以及其他实用型手工艺产品;再次才是少量维持生活必须的,衣服、鞋帽等用品。

    这里没有商人,没有繁华,有的只是工蜂一般沉默而尽力的持续劳作,以及生产物高达八成的上缴比例。

    在保证县民最低生存需要的前提下,所有的生产潜力,都被一点不剩的压榨出来,来支持于禁频繁的四处掠夺,和掠夺而来的多余人口。

    信件中,于禁十分遗憾的表示,由于军心的并不稳定,大规模的战兵转化还不现实。只能以轮换的方式,一批一批的带领他们去锻炼和熟悉战场。而留守者,也只有投入生产,没法做到士兵的职业化。

    而所有出征的士卒,一方面在战斗和训练中,以严法约束;一方面又在战后纵容劫掠,只要有反抗者,一律可杀可抢。

    李诚看得出来,于禁这是在心急。

    北地风云变幻,而北燕又骤失国柱,连慕容令这般的皇族骄子尚且惶惶不知明日,他们这些不过据有一县的小人物,又能在大势飘摇下,坚持几个浪花,而不被无声淹没呢?

    只是于禁这般的游走于钢丝之上的练兵驭兵之术,着实凶险万分。纵观三国,只怕也没几个人,能有于禁这样的自信和手段吧。

    “公子,险渎之事,既然尽数付予文则,便无需计较其他。倒是慕容令,命辽东各县将主往昌黎谒见,文则却推脱不来,会不会……”

    夏侯霸匆匆浏览完李诚递过来的信件,他所担忧的,却是另一件事。

    李诚轻轻摇头:“文则是以不愿见我为由,祈求慕容令宽恕其不至之罪。在我看来,慕容令看到这个消息,反倒会高兴。以汉制汉,各使分散而难以同心,而只有一心为奴……仲权,你没有见识过后世某个被吹嘘为盛世王朝的胡人政权的手段。只不过慕容令,还没能赶上那般登峰造极的驭奴之术,仅仅是单纯的内心感觉,如此更能使用汉人,得心应手罢了。”

    这时,门外传来李瑞的声音:“公子,慕容令的亲兵到了。”

    “这就来。”

    李诚起身收拾了下信件,交给夏侯霸。而夏侯霸自会选个隐蔽之处,将不该被发现的东西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