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六章 《孔乙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招待客人还赶人走呢。”朱晓霞嗔恼的白了眼王耀。

    “我这不是日理万机吗,而是朱记者也忙,对了,上次安排你的作业做完了?”王耀笑着问道。

    朱晓霞脸色一僵,讪笑道“太多了,哪有那么容易。”

    “你就是偷懒吧。”王耀笑了笑,朱晓霞一直缠着王耀要拜师学戏曲,虽然形体方面没什么问题,但是毕竟她年纪有些大,打基础的黄金年龄也过去了,而王耀知道她就是三分钟热度,于是王耀建议朱晓霞跟着他学‘戏评’。

    因为朱晓霞本身就是文学系的,再加上第一次她给朱记者写的关于王耀和越剧的报道,王耀觉得她还挺有文学天赋的,于是给她安排整理基本戏曲理论专著的任务,当做拜师门槛。

    “择日不如撞日,我说今天家门口有喜鹊叫呢。”朱记者笑道“王老板,电影拍得是真好。”

    王耀微微挑眉“你们都看了?”

    “看了三遍呢,太棒了最后那段,唱尽传统文化和戏曲的悲凉和迷茫的简直。”朱晓霞竖起大拇指。

    “看再你这么会看的情况下,进屋喝口水吧。”王耀笑着打趣道,把朱家父女迎进屋。

    三位先生都有午睡的习惯,正好现在客厅没人。

    “哇,好多书啊。”进门朱晓霞惊叹道。

    “这哪里算多。”王耀笑了笑,清洗着茶具。

    看着王耀泡茶的动作,朱晓霞捧着小脸看的认真“王老板你泡茶的手好美啊。”

    王耀嘴角抽搐了一下“什么评语。”

    “很中肯啊。”在书柜前转了一圈的朱记者笑道“说真的,王老板您在镜头里,真的算是惊为天人了,我娱乐门的同事找你都找疯了,都说你肯定能大红大紫。”

    王耀笑了笑,等着水开“还挺有眼光,对了,还得谢谢你帮忙给库大师写报道,库大师托我感谢你呢。”

    “应该的,应该的,这种国家瑰宝就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朱记者笑道“不过你那个复兴学院真的挺不错的,要不要给你推广下?”

    “别,那个学校是给穷人家的孩子建的,而且是传统学院,我可不想被打上榨压未成年儿童的标签。”王耀摆手道“倒是另外一件事,乞丐方面的。”

    朱记者摸了摸鼻子“没什么进展。”

    关于未成年乞丐的事情,一直算是王耀的心病,再加上现在复兴学院办起来,算是成功了,而且他现在也应该有能力处理这些未成年乞丐的后事了,只差着找到根源了。

    但是这里面的水之深,王耀也是知道的,只能拜托朱记者暗访调查,一步一步来了。

    闲聊了两句,朱记者拿出录音笔“给你做个专访,再推一下,我跟茅团长打听了,你最后唱的是茅团长改编的《孔乙己》,词太好了。”

    “那词应该不是师姐写的,应该沈正钧先生写的,我师姐改编的,这出戏在前两天圈内挺火的,只是大众不太知道。”王耀点头说道。

    “那咱们就谈谈这出戏,刚好能再推一波,《大腕》和《孔乙己》这种组合确实让人反思,很有话题度。”朱记者认真的说道“说不定还能引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

    “来吧。”王耀边倒茶边说道“您别模糊重点哦。”

    朱记者笑了笑“放心吧,我现在不走流俗的路子了,往正统媒体的道路上回归了。”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著名的小说,也是用黑色幽默的方式通过嘲讽一类人来反应整个社会的问题,这一点跟《大腕》想表现的是一样的,所以王耀选了这一段作为最后的电影收尾。

    而且词确实好,听者伤心,闻者流泪。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是当初被科举或者体制考核荼毒的文人例子,也是现在很多读书人身上的毛病,不愿意屈尊向现实工作低头,又因为读书读的‘认真’了,融不进现实的‘学者圈子。’

    用高不成低不就来形容不足为过。

    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像是一个段子中,大学生去面试,老板问他会不会打扫卫生,大学生很生气,说自己一个大学生要找的工作不是打扫卫生。

    而老板的回答是,你一个大学生连卫生都不会打扫,还怎么做别的工作?

    这个段子不是为了证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是告诉‘大学生们’现实的岗位,跟他们理想的肯定有分歧,所有人都是从最普通的工作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不要好高骛远。

    而喝醉酒的孔乙己有代表去读书读死了,平时生活的不得已,只有在醉酒是才能吹嘘一下自己的‘学识’。

    都是最典型从学校走入社会后,真实残酷的现实。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