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六章 景泰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三百三十六章景泰蓝

    《英雄》最后阶段的文戏是陈到明李连结在横店秦王宫拍摄的,拍了一个星期,将最后无名求死,被万箭穿心射杀在宫门口的镜头留到了最后。

    这段戏是一镜到底,外景用无人机航拍的,殿内是特写镜头拍摄。

    无名从宫殿走出来,喝退门口的文官们,被铁甲卫士包围,一步步向着宫门走去,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殿内文官三声“大王,杀。”

    王耀注视着陈到明的特写镜头,秦王本不想杀,但是文官的声逼,让这位万古帝王陷入了纠结中。

    随后外面传来卫士们的三声“大王,杀。”

    看似天下归心的共诛逆贼,实际上是秦王是被文武百官绑架在当权者的位置上,退无可退,只能以杀,平愤。

    至于是平谁的愤,那就只能由时间来验证了。

    陈到明的演技可谓入骨三分,被百官逼迫的无奈和愤怒,以及对无名的敬重和惋惜,到最后饱含热泪中的愤怒和凶厉。

    或许他成为暴君的原因,也在这里面。

    无名最终死于万箭穿心,面朝万箭背对天下。

    死后被以英雄之礼送葬。

    万箭齐发的镜头在敦煌有过一次,但是这次却成了王耀的梦魇。

    看完《千与千寻》之后回去王耀睡了一个好觉,似乎克服了心中的恐惧,但是最后这个万箭穿心的镜头让王耀数次在午夜惊醒。

    镜子中脸色苍白的自己,慢慢变得陌生的脸,都让王耀处于一个似梦非梦的状态中。

    意识到这样下去可能不太好,王耀决定找点其他的事情做,把手上的文化工作全都放下了,跟着库淑兰大师学了两天剪纸,顺便在学院给孩子们上文化课放松下心情,偶然间发现了另外一个兴趣。

    起因是王耀陪着启功先生受邀参加了京城珐琅厂举办的一次活动,华夏的瓷器自然是名满天下,王耀虽然见的不多,但是也不会轻易被惊艳。

    瓷器之美,在于流光溢彩。

    仿佛有神光附体,让瓷器变得美轮美奂。

    但是第一次见到珐琅的时候,王耀感觉到了另外的震撼。

    瓷器以素为雅,颜色在返璞归真到自然之中的素雅,而珐琅则用斑斓的色彩融入了烟火之气,一个是天上的精品,一个是地上的宝物。

    珐琅是搪瓷的一种,跟瓷器有本质上区别,虽然都是矿物质染色烧制。

    陶瓷是用矿石,陶土熔炼审美之后烧制出来的。

    而搪瓷是在金属器皿或者原胚上填充矿物质染料后烧制的,属于二次加工润色。

    搪瓷是舶来品,起源于埃及文明,后来从中东传入唐朝,到元朝之后成为主流工艺品,一直到明清时期成为了一种在舶来品技术上被改进的神乎其技的华夏工艺品技术,这一分支,叫做景泰蓝。

    康熙帝钟爱珐琅彩,设立了专门的珐琅彩工厂为养心殿供给同时研发更新了技术达到珐琅工艺巅峰,后来珐琅成为西方人除了瓷器之外最钟爱的工艺品。

    新龙国后搪瓷技术平民化,最早的水杯‘大茶缸’就是搪瓷制品,在铜坯上烧了一层陶瓷。

    因为是金属的主体,让珐琅和瓷器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官差异,而且掐丝工艺能够容纳更复杂的花纹和色彩隔离工艺。

    搪瓷虽是舶来品,但是在适应了华夏文明后,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景泰蓝,成为艺术史上最主要的工艺技术。

    但是由于景泰蓝的烧制工艺复杂以及成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