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2 诸夏君主共和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472诸夏君主共和国

    持续种田到1827年,北方联邦缓缓成型。

    该年,准备妥当的北方联邦主动宣战燕藩,鲁藩则呼朋唤友喊来夏国、吴藩、卫藩、吴藩、交趾藩、楚藩、明藩、南洋五藩国等势力组建反赵同盟军予以干涉。

    魏东生却不像毛九忠和原复道那样贪心,他深知九州分裂已久,速胜容易,久安困难。倘若再演秦二世而亡悲剧,难道魏东生下辈子继续做刘邦?因此,魏东生从容控制整合进度,既然清醒明白暂时没有统一地球的客观物质基础,索性与不在统一目标之内的安息藩、胜蒙藩、罗藩、蓬莱十四共和国缔结自由平等合作条款,承诺绝不扩大战争规模。在九州境内的战略,首先积极防御姿态抵御鲁藩进攻,避免夏国泛起唇亡齿寒恐惧;其次,北方联邦的精锐次序冲到燕藩境内,彻底瓦解燕藩王室统治基础。

    1831年,北方联邦顺利兼并燕藩,拆解成三行省和三边疆自治区。

    人口密集地区建立直辖行省,边疆荒野允许诸藩王室以自治区形式继续存在。如此兼并燕藩之后,北方联邦已然坐拥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朔方(内蒙古)、辽阳(辽宁)、吉河(吉林)、塔山(黑龙江)等行省和乌斯藏、域南(新疆南疆)、域北(新疆北疆)、朔北(蒙古)、岭北(俄罗斯西伯利亚区)、燕北(俄罗斯远东)等六自治区。

    休战种田七年时间,魏东生正式率军南攻。

    因为策略得当和出其不意,南攻顺利到无法想象,北方联邦部队短短两月时间就冲入济南府。见证鲁藩快速溃败,南方诸藩国惊恐万分,不知所措。魏东生一边指挥北方联邦部队稳健攻取要塞,一边重审诸夏一体理念,尝试外交方式解决问题。

    1839年,魏东生率领北方联邦挺进京都,与夏国皇室和夏国内阁展开一系列谈判。

    1783年,魏钦喜逝世,嫡长孙魏祖教继位,是为魏夏王朝第十八任皇帝。

    1801年,魏祖教逝世,无子,弟弟魏祖复继位,是为魏夏王朝第十九任皇帝。

    1833年,魏祖复逝世,无子,弟弟魏祖退继位,是为魏夏王朝第二十任皇帝。

    祖字辈三兄弟,魏祖教生于1763年,魏祖复生于1764年,魏祖退生于1766年。

    尊王讨逆大同盟战争结束于1761年,无论浩浩荡荡的六月革命诸夏共和国狂澜,还是终身拒绝篡位的丞相原复道,他们都大幅度改变了皇室权力结构。尽管魏钦喜在欢声笑语中被尊王讨逆大同盟同盟军送归京都,内阁秉政制度却已成为四行省共识,其它藩国也无意挑战四行省百姓的心理底线。再者,原复道的失败也是四行省的失败,夏国国民固然晓得魏钦喜此前被鲁藩拘禁在殖民地不得回归,还是对无所作为的皇室怨气冲天。

    国民憎恨魏钦喜,原复道建立的内阁制度也轻视只会逃跑的魏钦喜。

    魏钦喜这皇帝做的连汉献帝都不如。

    汉献帝再傀儡,还会有一些诸侯和臣子愿意举着他的旗帜和董卓、曹操斗争。与汉献帝相比,魏钦喜才是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朝堂里全是嫌弃他的白眼珠。若非魏钦喜背后耸立着尊王讨逆大同盟军事力量,许多朝臣都不愿意他继续做皇帝。

    如果是其他皇帝,或许还会拼命争一争。

    魏钦喜却没有。

    六月革命带走了魏钦喜所有意气风发,尊王讨逆大同盟战争期间的坎坷也磨灭了魏钦喜的棱角。

    傀儡就傀儡吧,魏钦喜认命了。

    嫡长孙出生,魏钦喜取材“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典故,取名为魏祖教。魏钦喜以魏祖教取名契机,公开表示愿意承认现状,从此国家权柄尽归内阁。

    随着尊王讨逆大同盟同盟军撤出夏国四行省,民间仿佛龙卷风般迅速掀起追念前丞相原复道的狂潮。魏钦喜为了博取民众好感,刻意为次孙取名为魏祖复,此复就是原复道的复。

    又两年,保王党势力死灰复燃,尝试联络魏钦喜夺权内阁。魏钦喜却果断拒绝,并为第四嫡孙取名为魏祖退,警告所有皇室成员:“既然时代已然落幕,我们这些旧人就要老老实实退下。”

    凡此种种,魏钦喜的恶名越来越少,渐渐赢得内阁的信任。

    在魏钦喜言传身教影响下,魏祖教、魏祖复、魏祖退等三兄弟都乖乖远离尔虞我诈政治,仅仅在合适时间露面做一做象征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