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蔡邕哭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长安,吕布府邸的后花园内,貂蝉正依着红木凉亭,看着庭院中,开的艳丽的花儿,陷入沉思之中。

    她的美,娴静而优雅,她的气质出尘而脱俗。秀美的长发披于肩上,宛如瀑布,柳眉杏眼,明眸皓齿,瓜子脸,纤长瘦削的细腰,无不衬托着此女的美丽。

    秀儿依着栏杆,望着飞舞的蝴蝶陷入沉思。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若即若离,反而让她心神不定。是关心他吗?

    他说他会杀掉董卓,如今他怎么样了?董卓已死的消息传遍长安大街小巷,秀儿心底有着一丝丝的期盼等着他的归来,可一连三日,却一直不曾归府。

    只好旁敲侧击,向憨厚老实的秦宜打听,可是什么也打听不到。无奈只能待后花园中胡思乱想。

    这时,吕府的管家报,说蔡家大小姐前来有事求见。吕布不在府中,吕布虽还未正式接纳刁秀儿,但以吕布对秀儿的喜欢,俨然是吕府中的女主人了。

    “啊?是姐姐来了!”

    原来王允与蔡邕相熟,二人的女儿从小便也相识。蔡琰的琴弹的很好,秀儿的歌舞跳的好。二人自从相识开始,便情同姐妹,在一起正是琴瑟和谐,相得益彰。

    蔡琰身后跟着另一名女子,那女子倒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容貌姣好,年纪比秀儿小上几岁。却是蔡琰的妹妹蔡玉。

    蔡琰的美高贵冷艳,而秀儿柔弱温婉,二人之美各有秋色。

    蔡琰连忙向秀儿低声泣诉,道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董卓被杀后,蔡邕路过城门处,见董卓尸首被当作了天灯,心中大卫悲恸。董卓虽然恶贯满盈,但毕竟征召他入朝为官,而且对蔡邕甚为礼敬,一日三迁他的官职,蔡邕感其知遇之恩,故而为其惋惜。蔡邕性情刚直,不似王允那般腹黑,他见董卓落得如此下场,心中不忍,忍不住留下泪来。正好被看押董卓尸首的士兵们发现,立刻将蔡邕捉拿下狱。

    蔡琰得到消息,立刻带着妹妹先是往王允的府邸,王允不在府中,想了想如今除了王允外,还有另一人便是吕布可以救自己的父亲。

    至于为何是吕布,蔡琰更多的是知道自己的好妹妹秀儿被吕布强纳的事。

    只是吕布也不再府上,蔡琰心中焦急,告辞了秀儿,去求和父亲交好的叔伯。

    …………

    且说,董卓被杀,王允、士孙瑞、杨赞等人便重新请天子刘协于未央殿大会群臣。

    刘协,也是兴奋莫名,董卓终于死了,意味着,自己可以像他的父亲一样,君临天下!那种权利握在手里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先是遭受宦官之乱,后又经过董卓迫害,任何人都无法理解刘协那内心对权利的渴望和迫切!特别是刘协这样出身帝王之家,本该贵为九五之尊的人,却要忍受着屈辱和痛苦。小小年纪的刘协,已经表现出与年纪不相符的成熟。

    董卓一死,压在众人头上的阴霾,烟消云散!文武百官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朝堂之上,大臣们集思广益,就朝廷的方针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未央殿内,就像个菜市场,喧闹异常!刘协兴奋的听着众大臣相互争辩,虽然他不懂,但这并不妨碍他看着满朝大臣们争得面红耳赤。

    王允因有诛杀董卓之功,被众人推为众首,摄理朝政。

    忽然殿外向人禀报城门处有人趴着董卓的尸首哭泣。

    殿内顿时哗然,董卓死后,无论朝廷上下还是长安百姓,莫不拍手称快,更有甚者将董卓的尸首当天灯,而看押董卓尸首的人并没有阻拦。不想有人竟然趴着董卓的尸首哭泣,莫非是董卓宗族之人。

    王允心下大怒,当即捉人将此人押到殿前审问。

    众人也是心中疑惑,董卓死后只有其孙女董白下落不明,莫非是其孙女?

    就在众人都以为董卓宗族之人时,很快,哭董卓的人被押进殿内,众人视之,无不错愕,竟然是蔡邕。

    刘协一脸不信的看着殿下跪着的人,“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怎么可能是老师?”

    与蔡邕交好的人也不信,蔡邕是一个脾气执拗,但是一个很老实的人。董卓未死之时,拉拢蔡邕,而蔡邕却一直不曾巴结董卓。更是经常在大殿上直斥董卓。但董卓敬重蔡邕名望,对其未曾加害。

    王允也是稍微错愕了一下,问道:“蔡邕,在城门处哭董卓的人可是你?”

    蔡邕抬起头,用衣袖擦拭了下眼角道:“是的!陛下,臣只是忍不住董卓尸首遭受如此地践踏,忍不住哭泣。臣知道是死罪,请陛下宽恕微臣!”

    众人都知道蔡邕是一个性情中人,所以都不愿意看到蔡邕因此而遭罪,便纷纷出列为其求情道。

    王允一听,心中更怒,再想起之前前去劝说蔡邕让其将女儿嫁给吕布以便拉拢吕布,被蔡邕一顿呵斥,让其甚是难堪一事,眼下众人又纷纷为其求情,让自恃诛杀董卓之功的王允心中极度不平衡起来,便叱道:“董卓乃国贼,纵使死一万次亦不足以弥补其犯下的滔天大罪。现董卓伏诛,举国欢庆,乃国之大幸。蔡邕为汉臣,不为国庆,反为国贼哭泣。何也?”

    蔡邕伏罪曰:“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

    众人皆惋惜蔡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马日磾对王允说道:“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

    王允曰:“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众人哑口无言,皆感受到王允的独断专横。

    王允见众人不言,便转身对刘协道:“蔡邕为贼而哭,实乃大罪,望陛下速速将蔡邕下狱缢死!”

    蔡邕抬头不可置信的看着王允,昔日的好友今日竟要置自己于死地?

    刘协不忍道:“这,蔡卿家乃是朕的老师,还请爱卿能够赦免老师之罪。”

    王允刚要驳斥,便在这时殿外又想起一声:“骑都尉,都亭侯吕布到!”

    闻听此言,殿内众大臣亦都纷纷屏气凝神,纷纷好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