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与美萝莉连坐(为起点A签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宋青书对韩东赞叹不已,直夸这个学生了不得。万明珠倒没太听进去,只想着韩东家庭条件困难,饭钱无论如何也得退还给她。

    这顿饭让宋青书将韩东视为同辈中人,忽略了他的学生身份。这一点非常重要,韩东要和宋青书合伙的是至少十万块利润的大生意,想要让宋青书乖乖地把到手的奖金再交出来,就不能让他觉得韩东只是一个呆萌的大学生,而是一个平等的精明合伙人。

    至于合作的事,韩东连提都没提,现在还不是时候。自己现在连一篇发表的文章都没有,拿什么来取信宋青书,让他乖乖跟自己合作?

    记忆中,滨海高院每年十月份中旬举行全市法院法官论坛,一二三等奖也有10000元、5000元、2000元不等的奖励,蚊子腿虽小,但是也是肉,韩东不打算放过,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合作,树立宋青书对韩东的信心,为冲击全国法院大奖作铺垫。

    所以,吴红旭那边得抓紧了。吴红旭仿佛感应到了韩东的急切心情,当天就把批注过的论文给韩东发了过来,这次修改意见并不多,仅有寥寥数条,而且是小修小补,韩东没费什么功夫就修改完毕,再次给吴副教授反馈过去。

    韩东想了想,又借了室友的手机给吴红旭打了个电话。没有手机真是太不方便了,韩东越来越感觉到迫切需要私人电话。吴红旭正好在电脑前批改作业,接到电话匆匆看了几眼之前批注过的地方,发现都修改得不错,越发对韩东的勤奋和学术能力赞叹不已。

    “文章已经比较成熟了,达到了公开发表的要求。”吴副教授的评价很客观。

    真是打瞌睡都有人送枕头,韩东顺势接话“吴老师您觉得投稿到哪里比较好呢?”。吴红旭思考片刻,吐出滨海法政学院学报几个字。这倒是跟韩东的想法不谋而合。

    “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及这段时间的辛劳指导,学生没齿难忘,请允许我将您作为第一作者”。韩东的姿态摆得足够低,容不得吴红旭不答应。

    将指导教师的姓名放在第一作者,这是学术界的惯例,一来表示对指导老师劳动的尊重和感恩,二来学生未免没有借势的想法。至于那些水货教授,蹭学生论文的第一作者,就另当别论了。

    终于要到投稿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韩东这篇论文写得不可谓不快,两三天时间从草稿到瓜熟蒂落。一般来说,一篇一万字的论文从搜集资料、形成大纲到成文需要至少一两个月时间,修改完善更是长期的工程。像韩东这样两三天就瓜熟蒂落的,简直是奇迹了。

    韩东的速度就算是全国法学院传说中的“论文狂魔”——中央大学法学院新秀石建中博士,也要自愧不如。从写作速度来说,如果石博士是论文贩卖机,那么韩东这里就是沃尔玛超市了,毕竟金手指的威力太逆天了。

    石建中博士是近年来在学术圈异军突起的年轻学者,锋芒极盛,痴迷于学术研究,平均每个月创作成熟一篇论文,每两个月就有一篇文章发表在一流期刊上,其学术水平之高、产量之大,创造了法学院奇迹,外界尊称他为“论文狂魔”。

    毕竟,很多名校的教授一年能够在一流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已经可以作为引以为傲的事情了,像石建中这样一年六篇的,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学术界的外星人了。一流期刊不是大路货,平均每期刊登的论文不超过十篇,所刊登的论文无一不是万里挑一,作者花费了巨大心血的产物。

    韩东倒是对石博士的赫赫威名有所耳闻,不过也不放在心上,石建中就算再逆天,也是凡人,哪比得上他的金手指。韩东找到滨海法政学院学报的投稿邮箱,将自己的论文对照格式修改后发了过去。

    不知不觉,开学已经一个多礼拜。才九月下旬,滨海的天气已经冻得不行,瑟瑟的秋风像是冰冷的飞刀,吹打在行人的面颊上。韩东算算时间,差不多助学贷款也应该到账了。

    去ATM机上查了一下,银行卡上果然多出6000块钱。6000块钱对有着未来记忆的韩东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但他仍激动得有些身体颤抖。

    自己计划了长久的文抄公计划,目前还没收到成效,而这些钱确实实实在在的。韩东没有多想,马上转了5600元到股票账户,以现价7.75的价格全仓买入了中国船舶7手。

    中国船舶最高价涨到了近300元,但具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