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六章 七步浮屠录(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神修炼的方法影响到了,虽然明知不可能,但是心中忍不住有这种想法。

    “此四重境界为一大关,修者多困于第四重境界,不得寸进。若有所困,勤而修之,纵不能破关,也能助精神增长之功。这一句话老爸是没有翻译,图一个省气,抄录的原文吧!半文言文,半白话文!”

    董秉乾先人应该是明朝人,明朝的时候,不论官方民间,白话文都开始盛行起来,比如有名的小说水浒传,再比如朱元璋的诏书。

    董广看着那些文字,这些意思他也都能理解,而在他父亲看来,这些话语无关紧要,或许不需要做什么翻译。董广继续向下面看去:“若尔勤而修之,功夫水到渠成,天道酬勤,弗有必然之势!珍之!”

    接下来的话,就又变成了董照的翻译:“我本以为第四层便是终点所在,以此修行一生,终于发现其弊病所在。若古代的经学家以此读书,思想固然深刻,或许能成就过目不忘之本领,但是决不能达到一目十行的境界。思想深刻,精神力固然会逐步增强。可精神的灵敏度依旧没有多少上升!我们所求无非是在最短时间内参悟更多功夫。”

    董广似乎看出来了,这位先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研究经典,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他想要在这个基础上,让人思考的速度也变得更快。提高人的悟性,或许这样才能从经典中领悟到自己的内容。

    “七步浮屠录第五重境界一步一经文,精神功夫进入第四层,下一步不过水磨工夫,越练越简单。可在闲散的时候,选一个安全的地方。如操场,或是乡村平地,没有车辆往来的地方,散步炼心。每走一步,则心有一字经文从笔画开始,在脑海中完整成型,自己可以观看自己在固定的时间走了多少步。此为过渡,等到功夫熟练,则可谓步步生莲,每一步踏出,都是走在自己信仰的道路上。当四方游历!”

    董广继续看的时候,下面配上了一首诗,是宋朝一位大师所作:“我佛莲华随步踏。黄金妙相青螺发。因地曾将洪誓发。四十八。众生尽度成菩萨。宫殿红香华影合。宝阶三道琉璃阔。水鸟树林皆念法。声嘈囋。空中零乱天华撒。万里云游路,一步一经文。了解各地风土民情,融入经文要义,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直到行程圆满,道心坚定。心中自然有经文要义流转。可称为罗汉,入菩萨关。”

    种种心生,则种种法生;种种心灭,则种种法灭。繁华世界,哪怕鲜衣怒马,乘车坐轿,励志苦行,也必有各种困难,会有帮你的人,有贬你的人,有毁你的人,有赞颂你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记住帮我们的人,他们大可不用这样去做,怜悯也是善念!在一步一步的磨练中,我思想变得更加广阔,对于经书修行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韦提重礼请能仁,愿说西方净报因。十六观兼三净业,修之即得往生身。怪不得古代那么多大德高僧修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就要云游各地化缘呢,难道跟这种境界有关?我记得儒家很多学者,也经常徒步云游各地,为了了解经文卷意。宋濂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他难道真的看不透不能明白这个经书的字面意思吗?我想不是!”

    董广自言自语道,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之中说过,他幼时家贫,假借与藏书之家,遍观群书。之后成年了,才拿着经文去问前辈。如果宋濂真的不明白经书的字面意思,他能够做到遍观群书吗?董广看不懂物理化学这些东西。所以他知道,自己也看不进去那些资料。

    “如果不能沉入进去,他绝对做不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而沉入进去的根本就是能理解这些东西。”

    这些话董广不敢在中考高考卷子上写,那样会被批卷老师给一个歪门邪道的评价,然后给判一个零分。有时候为了成绩,我们也需要违心的写下去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现在谁还敢谈自身的想法。“

    看到这种修行方法,董广真是不由自主的回想起来了自己高中初中小学的生活。这个修行方法真的很好,可是对于高中初中小学要参加应试,记住标准答案的人,或许并不适用!

    般若真微妙,无相为宗要。无住元为体,十方皆昭耀。研穷理趣长,堆卷积山冈。言言不及,一口吸西江。方言称智慧,真人本无位。出入面门间,参方还了利。喻法比金刚,万邪岂可当。不坏超今古,日久共行藏。彼岸波罗蜜,清光穿白日。镜中不乱光,虚空无鸟迹。经文华贯行,破有作法王。连年心苦念,不悟枉时光。谁知远烟浪,孤帆一片张。穿却虚空鼻,不著更参详。别有好思量,满目足风光。

    还没有开始修行经文,只是按图索骥一步步分析下来,董广心里已经产生了很多想法。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