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头牌花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回 父女重逢13(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过去祭孔仪式、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各地方上有本处礼官负责。

从时间来说,每年每月都一些固定的日子需要祭祀,具体可分为丁祭、行香、祭告、时享等。

其中最大的祭叫丁祭,又叫释奠,一年有四次;每年旧历二、五、八、十一月上旬的第一个丁日要祭祀孔子;

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的第一个孟日要进行祭祀;还有每月初一的释祭,每月十五的行香等小祭。

再就是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也要进行祭祀。

另外,除了一些固定的日子之外,也时有临时性的祭孔,大致算下来,一年有50多次,分布于各月之中。

祭孔有一套规矩,有礼官主祭。在鼎革之前,礼官有品秩拿俸禄,鼎革后这个制度逐渐没有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英邑每到祭孔大礼时,就请戏班子到万年台唱戏。

说是演给圣人看,实际上是众人集资,唱戏大家娱乐。

每到这个时候,当地人像过节一般,邀朋接友到家,白天酒肉款待,夜里到万年台看戏。

孟晨瑶小时跟娘来看了几回戏,她对文庙并不陌生,只是后来家里穷了,娘没心思看戏,再没来过了。

叶家班经常到万年台唱戏,是文庙的常客。

前朝垮台了,新政府对祭孔之事,越来越不热心了,礼祭制度逐步取消。

地方上祭孔时而开展时而停止,文庙渐渐荒废了,也没有人管理。

县政府因其职能关系,交给学政管理,学政没钱维修也懒得去管。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biqugen.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