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你敢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大管家喘口气,喝了口水又说了另一个满汉全席起源的故事。

    乾隆年间,阮元少年得志,进翰林院没过几年便遇上了“翰詹大试”。大考试题由乾隆亲自命题。题目为《眼镜》,限押“他”字韵。这个诗题对那些泥古不化的夫子们,显得非常生僻艰涩。因为眼镜在当时并不普及,古人诗文中均未提及,何况“他”字又是险韵,雪上加霜。

    阮元诗作得最好,他的诗中有一联是“四目何须此,重瞳不用他”。乾隆大为赞赏。原来乾隆此时虽年逾八旬,但仍耳聪目明,不戴眼镜。阮元用“四目”、“重瞳”的典故来恭维他,意为乾隆可比尧舜,察人看事,非常清楚。不用借助眼镜。因此,乾隆高高兴兴地提拔他为一等一名。

    考了第一,阮元遂由编修升为“詹事府少詹”(正四品官),不久便外放为“山东学政”(与巡抚同级从二品)。

    阮元出任山东学政时,那时的山东巡抚是人称“毕不管”的毕秋帆。毕秋帆见阮元少年新进,前途无量,且阮元断弦未娶,便为其牵线作伐。毕秋帆保媒的女家,就是山东曲阜孔子的七十二代后人孔璐华。

    大清朝自打定鼎北平后,特别尊敬孔圣人,乾隆爷每次到曲阜孔庙祭礼,就一定住在孔府。孔府接待贵客自然以吃喝为头等大事,何况孔夫子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的非常讲究,一套“府菜”大筵席,多到有一百三十六样,时不时的,孔府还要将这些好吃的上贡。

    孔小姐嫁给阮元时,随孔小姐陪嫁过来的,还有四名厨师。这些厨师个个身怀绝技,深谙孔府烹饪的密秘。阮元后来仕途一帆风顺,做到如他自书的门联那样:“三朝阁老,九省疆臣”。

    由于历任重臣,俸禄充裕,阮元重用着一大批清客幕宾。这些文人雅士除了帮助阮元翻翻古书、查些典故,就剩下吃了。府里有名师主厨,再加上有这么帮吃货,阮元的宴席也就不断花样翻新。他在两广总督任内曾以孔府菜为基础发展出一道席面,虽然比不上孔府菜规模,但也远远超出一般市面上的水平。由于这种席面能兼顾满汉人员的习惯,因此人们便称之为“满汉全席”。

    时大掌柜的摇着手说:

    “不能说了,累死了,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还有事情要做,告罪,告罪。”

    时大管家溜了。

    爱破车勉强能听明白,沉不了根本听不懂,早就昏昏欲睡了,白驹笑着问道:

    “爱破车医生,你问下沉不了,是在我这住下,还是跟你回去?”

    爱破车腆着脸笑着说:

    “你们中国人不是很好客吗?怎么要撵我们走,还没吃够那。”

    白驹又笑着说:

    “下次,下次,好饭不怕晚。明天你们找律师,我还是找中人,咱们上交通银行”。

    连哄带骗的送走了馋嘴的爱破车医生和沉不了船长,白驹让金钰睡会,自己领着元宝上店铺里看了看,各种货物已经琳琅满目,很满意,元宝在心中的分量又增加了不少。

    货物不少,可少些洋货,战火连绵,时局不稳,民族工业也都纷纷倒闭,有价值的商品很稀少,看的白驹直摇头,国之不国,百姓哪能安居乐业。

    白驹有些期盼我是鸡小姐了,不知她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东西,能否赢得市民的喜爱,这船货物将是最后的法宝了。

    元宝打了声招呼,自己忙去了,开个商铺也不容易,千头万绪的,还真得有个懂行的精明人照看着。

    白驹也没坐黄包车,溜达着往老宅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